曾几何时,伴随着一股社会热潮,在高校内涌现诸多被称为“报人”的撰稿人,他们用笔墨代喉舌,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”,声势可谓浩大。通过笔者的思考,觉得高校“报人”现象有如下特点:
稿费是托辞,发展自我是根本。与职业撰稿人有所不同,高校“报人”不以捞稿费创名头为主要目的。事实上,将激光打印费、稿件复印费、邮资一算,基本与“豆腐块”的稿费持平,甚至超出,“报人”劳心劳力,笔耕不辍之根本乃是充实自我、强化自我、发展自我。
立足所学专业,三句不离本行。高校“报人”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全面、系统、先进的专业知识,他们也从不忽视这一点。从报刊杂志上不难看出,“电脑风云”、“网络世界”为计算机专业的投稿“阵地”,“衣食住行”、“健康卫生”险被旅游保健的“报人”垄断,“文学漫谈”、“菁菁校园”可视为中文才子的专利……真可谓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。湖北大学人文学院的一位教授评价说:高校撰稿人只有扎根于自身专业,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深度、有分量!
紧扣时代脉搏,关心社会热点。高校“报人”已告别了“两耳不闻窗外事”的时代,他们借助着报刊、杂志、电视机、收音机等新闻媒体接受信息,紧随时代步伐。社会热点因之能在高校及时、迅速形成讨论热潮,“报人”往往从中深挖主题,作成文章。
本地报刊作绿叶,外埠杂志添红花。从投稿对象来看,高校“报人”着眼于本地报刊,而外埠的,如“羊城晚报”、“南方周末”、“新民晚报”等仅为点缀。
文科胜理科。鉴于文理的不同性质,文科生在作“报人”的兴趣上浓于理科,在能力上也强于理科。据一份抽样调查表明,85%的文科生作过“报人梦”,其中60%多多少少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诗歌、评论、新闻等,而理科生在这两个指标上仅为60%与15%,其差别可谓显著。
“报人”现象,在知识密集、思想开放、思维敏锐的高校是种必然,但愿此景常胜不衰。
摘自《光明日报》